煙氣除白煙辦法有哪些
煙氣除白煙辦法有哪些
1、煙氣除白煙裝置,包括殼體和多個疏松海綿,殼體一端設有進煙口且其另一端設有出煙口,多個疏松海綿均設置在殼體內部并從沿進煙口與出煙口的連線方向依次間隔布。
2,冷凝換熱法+熱煙氣混合稀釋法
是將脫硫后的白煙氣經脫水、過濾、除濕后,溫度從50℃降到25-30℃,冷凝水經三級沉淀處理后用于水沖渣,濕煙氣溫度降低析出部分冷凝水。降溫后的濕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進入煙囪本體,最終通過煙圖本體頂部的濕煙氣排放口排入大氣環境中。為了確保AB線以下區域看不到“白煙”,需設置風道式空氣加熱器,在鼓風機的作用下,經風道式空氣加熱器升溫產生的熱空氣進入熱空氣主管道,然后通過熱空氣支管道均勻分散到煙囪的四周,再進入煙囪夾套的環形夾層進一步分散,最終通過煙囪夾套項部的熱空氣出口排入大氣環境中并和由煙囪頂部的濕煙氣排放口排出的濕煙氣接觸混合,包裹在濕煙氣的表面,達到消除白煙和煙囪雨的目的。
3,采用循環冷卻水噴淋冷凝工藝將濕煙氣中的水汽減少70~80%,在煙囪內與被加入的熱空氣混合、加熱、干燥后排向大氣,熱空氣的熱源采用循環熱水工藝,脫硫前熱煙氣熱量通過空氣加熱器提供。與自煙換熱法相比,由于沒有煙氣管式加熱器,沒有煙氣加熱器換熱系數衰減、沒有煙氣加熱器堵塞、泄漏的難題,還具有煙氣阻力小、能耗低、可靠性高的優點,還可根據大氣溫度、濕度、風力大小等因素,實時調節風機風量、循環熱水流量、循環冷卻水流量,使該裝置實現較好運行,從而實現多途徑的消除白煙。
4.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煙氣冷凝器、脫硫塔、第二煙氣冷凝器、風機、除霧器、煙風摻混煙道和煙圖;其中,第一煙氣冷凝器的煙氣出口與脫硫塔的入口連接,脫硫塔的出口與第二煙氣冷凝器的煙氣入口連接,第二煙氣冷凝器的煙氣出口與除霧器的入口連接,除霧器的出口與煙風摻混煙道的煙氣入口連接,煙風摻混煙道的出口與煙囪連接;其中,風機的出口與第二煙氣冷凝器的空氣入口連接,第二煙氣冷凝器的空氣出口與第一煙氣冷凝器的空氣入口連接,第一煙氣冷凝器的空氣出口與煙風摻混煙道的空氣入口連接,煙風摻混煙道的出口與煙囪連接。
5.一種脫硫除白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塔(2);所述的反應塔(2)上設置有煙囪(5),反應塔(2)內從下往上設置有噴淋層(3)和除霧器(4),煙囪(5)內從下到上設置有孔板-(6)和孔板二(11),孔板-(6)上放置有高分子吸水顆粒(7),煙囪(5)頂部設置有煙囪換熱器(8)。
經過多級噴淋水洗、脫硫脫硝、濕電除塵和初級除霧的煙氣從進煙口3進入殼體2內,經過多個疏松海綿2后從出煙口4排出,煙氣通過疏松海綿2時,煙氣中的絕大部分微細水珠和水蒸汽冷凝水被疏松海綿吸附,其它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氣、氮氣等混合氣體變成了低溫非飽和水蒸汽的干式氣體,這低溫干式混合氣體排向空中時,微里水蒸汽短時間內不會結露,從而不會形成水霧,即目測基本看不到“白煙”。